产品中心
米只能做米饭?如果你还这样认为,那就真的是图样图森破了。勤劳智慧的中国人,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,将普通的大米玩出了各种花样。
米豆腐米豆腐是川、湘、黔、赣、鄂地区著名的地方小吃。此菜润滑鲜嫩、酸辣可口。
它是用大米淘洗浸泡后加水磨成米浆,然后加碱熬制,冷却,形成块状“豆腐”即成。食用时切成小片放入凉水中再捞出,盛入容器后,将切好的大头菜、盐菜、酥黄豆、酥花生、葱花等适合个人味口的不同佐料末与汤汁放于米豆腐上即可。
糍粑“杀年猪、做米酒、打糍粑、腌腊肉”,在很多地方,糍粑都是过年必备的传统食品之一。糍粑由糯米蒸熟再通过特质石材凹槽冲打而成,手工打糍粑很费力,但是做出来的糍粑柔软细腻,味道极佳。
盘点全球顶级食材,探索珍奇饕餮盛宴。民国时期的《永顺县风土志》记载:“系糯米饭就石槽中杵如泥,压成团形,形如满月。
大者直径约尺5,寻常者约4寸许,3至8分厚不等。”糍粑的吃法很多,烤、蒸、煮、炸、煎都可。小时候最喜欢的吃法是在取暖的炭火盘上支个铁架,在木炭一明一暗的燃烧中,看着糍粑慢慢烤到中间鼓起、两面金黄,有时候表面会裂开,“扑”的一声轻响,伴随着热气,一股清香扑面而来,这时候就再也等不及了,顾不上烫手,一边咽着口水,一边倒着手,忙不迭地用小刀剖开,趁热夹上白糖。咬上一口,从外到内,金黄酥脆、洁白柔软、清香甜蜜,拉着长长的丝儿,夹杂着未完全溶化的糖粒儿,那种满足感实在是难以用言语表达。
汤圆汤圆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,起源于宋朝。当时明州(现为浙江省宁波市)兴起吃一种新奇的食品 ,即用黑芝麻、猪油、白砂糖为原料,首先把黑芝麻磨制成粉末状,然后猪油、白砂糖相继放入混合物揉成团做馅,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,煮熟后,吃起来香甜可口,饶有风趣。古人有诗云:“宁波家家捣米做汤圆,知足常乐又一天。
”胡秉言也有诗曰:“香泽糯米做汤圆,沸水飘银富贵咸。入口绵甜滑润爽,阖家欢乐醉天年。”米线米线为云南最常见之小吃,古烹饪书《食次》之中,记米线为“粲”。
其之制作,须选用优质大米,经发酵、磨浆、澄滤、蒸粉、挤压、煮制等工序制成,状若长线,洁白柔韧,吃法多样。云南米线做法甚至可多达几十种,过桥米线,小锅米线、凉米线、鸡丝米线、豆花米线……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,没有云南人做不出的口味。米粉米粉其实是一种与米线极为相似的米制品,但二者制作工艺、口感均有所不同。
米粉在中国南方地区非常流行,是指以大米为原料,经浸泡、蒸煮、压条等工序制成的条状、丝状米制品,条细而匀,色泽洁白,轻松晶莹,煮炒易熟,汤干均可,饮食便利,独具一种风味。烫皮烫皮,是赣南客家民间独特风味的特产,以大米为原料,经浸泡、磨浆、蒸熟等工序制成。作为待客以及自家食用的可口点心,成品呈片状,入口脆酥, 凉置则柔韧,香味独特。
烫皮以其鲜亮的色泽和香、酥、嫩、滑的口感,深深赢得了当地客家人的喜爱。烫皮的制作过程必须要两个技术娴熟、经验丰富的人一起协作,一人烧火一人主烫。
火只能是文火,柴火采用少量多添的形式。操烫皮时,先在烫盘内擦一层稀薄均匀的植物油,再用勺子把米浆舀到烫盘中荡均匀,放入开水锅中煮1分钟,然后捞起粉皮盆,趁热揭至竹竿上晒。约两分钟时间,晶莹剔透、口感柔软、筋道的一张烫皮就这样诞生了。
晒到半干基本不粘手后,就可以收起来,切成丝或方形小块,再晒干储存备用。烫皮有多种吃法,若晒干,用沙炒,叫炒烫皮;用油炸,叫炸烫皮;切成丝状,叫烫皮丝。
若现吃,则用鳞片划成若干小块,轻轻从簸箕内撕脱,加上事先炒熟的佐料、肉馅,包成长方形,撒上些香油、酱油、辣椒酱等佐料,就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滚水烫皮,也称湿烫皮。糯米滋糯米滋是福建著名的传统小吃,软糯的糯米面团,包入各种香甜的馅料,色泽洁白,口感软糯。
与之类似的还有雪媚娘、大福等甜品。青团青团是江南地区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,用青艾的汁与糯米粉一起调和,将豆沙馅、芝麻馅等馅料包入,做成一个个如小孩子拳头大小的绿色糕团,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,所以青团碧青油绿,糯韧绵软,甘甜细腻,清香爽口,从色彩到口感都有着春天的气味,是清明与寒食节时南方民间的一道传统点心。
绿绿的松软的皮儿,不甜不腻,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,有一点儿黏,却不粘牙齿,再加上清甜的豆沙,入口即溶,简直让人停不了口。
本文来源:乐竞官方网站app下载安装-www.yute88.com